6113次瀏覽
【中玻網】玻璃與琉璃是否一致?
琉璃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是狹隘的玻璃說法,現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種氧化物燒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現今無論是光學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質所創(chuàng)作之作品,皆通稱為玻璃藝術品,由此可見琉璃只是玻璃的一個種類,其范疇遠較玻璃要小。
今天,在學術上,玻璃作為一種物質類別,涵蓋了天然水晶、琉璃、人造水晶、光學玻璃、建筑玻璃、日用玻璃等范疇,人們日常所說的玻璃多指日用類,即鈉鈣玻璃。
中國古代,人們經已認識到:玻璃與琉璃是兩類截然不同的物質。
玻璃源于西方,成份與今天的日用玻璃基本相同,即鈉鈣玻璃。
東晉南北朝時,由于中國琉璃神秘消失,西方玻璃遂取而代之,由于琉璃長期掌控于高等,民間對其知之甚少,故誤指“玻璃”為“琉璃”,寫作(王留)琉,多數不識者則以音譯寫做“頗梨”()琳等,唐代以后的文獻中,將其統(tǒng)一定名為玻璃,專指由西方進口的玻璃制品。琉璃、玻璃、水晶多次并列出現于佛家典籍中,均列為七寶之一。
玻璃初入中國的年代約在梁武帝時,由于中國琉璃失傳日久,故假琉璃之名的西方玻璃價格展現出驚人的掠奪性,《世說新語》中記載,當時一面泊來的玻璃鏡要價竟高達百萬貫之多,甚至超出了國庫的現金儲備。
后來,大月氏人在京師開辦玻璃廠,進口玻璃的價格回落,一些書籍中記載“……中國琉璃遂賤,不復珍之”,今天許多人將這段歷史當作琉璃是泊來的依據,實在是一種誤解,這一點,從其后歷代王朝對琉璃的重視程度以及歷代宮廷琉璃的等級價值中就可以看出。用今天的觀點看,大月氏人生產的當是較早的仿琉璃制品。
宋代以后,由于鉛提純工藝的出現,中國民間的仿制琉璃作坊將琉璃的部分配方與西方的玻璃工藝相結合,生產出中國獨有的高鉛玻璃(類似今天的光學玻璃),透明度和質量遠遠高于進口玻璃的制品,從此西方的鈉鈣玻璃在中國銷聲匿跡,完全的“不復珍之”。
清末,隨著我國洞開和琉璃的再次失傳,西方玻璃再次大量涌入,中國的琉璃業(yè)與玻璃業(yè)幾乎蕩然無存,這也是當今國人識玻璃而不識琉璃的重要原因。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chuàng)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中玻網】近日,福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yè)福建瑞玻玻璃有限公司在連江可門建成全球第三條、福建省首條可批量生產的光熱玻璃生產線并舉行產品發(fā)布...
2025-02-11
【中玻網】設計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驚喜;建筑的驚喜蘊含在體驗;引言建筑作為歷史、文明、科技、情感的載體,表現著不同時期人類知識、藝術、道德、宗...
2021-08-19
【中玻網】2020年6月24日開業(yè)盛況南京大樓位于上海市南京東路233號,是一棟二十世紀早期的建筑,市中心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建筑本身悠...
2020-06-30